留学在线 > 韩国 > 院校选择 > 2022韩国跨专业留学申请要求和注意事项

2022韩国跨专业留学申请要求和注意事项

2021-10-27 14:45    来源:留学在线       阅读量:

去韩国留学,研究生阶段的申请是可以跨专业的,那么你知道跨专业申请要满足哪些要求,做好哪些准备呢?跟着留学在线网来一起看看2022韩国跨专业留学申请要求和注意事项。

申请要求

1、语言要求

中文授课项目是可以接受跨专业申请的,不过每个学校开设的中文授课项目专业都是特定的,不是所有专业都有中文授课项目。其他韩语授课研究生一般是TOPIK4级就可以报名,但不代表100%会录取。为了提高录取率,尤其是跨专业申请的同学,建议大家保有至少5级的韩语成绩,如果你的专业有英文授课的课程,那就还需要雅思或托福成绩。

学分问题左中括号因为研究生课程都是在某个领域进行深入研究与拓展,但跨专业申请没有基础。所以部分学校录取了研究生后,如果有必要,还需要跟着此专业的本科生修够要求的学分。

2、艺术类专业

韩国大学允许跨专业申请,但如果你想申请艺术类专业,比如设计、音乐之类的,需要提交作品集。作品集没有质量要求,但一定不要糊弄,一定要给教授展现出我们的态度。教授看到我们的努力和求学的态度,成功率就会高一些。

不同阶段跨专业

1. 本科插班跨专业申请

本科插班入学分为两种情况:

国内正规四年制本科,读完大一或者大二,可以申请插班进入韩国正规四年制大学的大二或大三就读;

国内正规三年制或两年制大专毕业,可以申请插班进入韩国正规四年制大学的大二或者大三就读

韩国的大学在大一和大二前期,主要学习教养课程(选修课),在大二后期才开始涉及专业课程。所以,只要不是专业跨度特别大,一般都可以申请跨专业插班入学。

跨专业申请时会出现学分抵换较少的情况,因此入学后在大三、大四阶段,需要进行学分补修;转专业跨度越大,可认证的学分就越少,需要补修的学分也越多。每个学校、每个学科的要求都不同,所以可能会出现降级录取的情况。

跨专业插班时,还是不建议选择 理工科类专业性较强的专业,建议选择文科类专业和商科类专业。另外,医学专业不招收插班生,大部分学校的教育学专业也不招收插班生。

2. 研究生跨专业申请

研究生入学是分专业方向,比本科阶段的学习更高一层次,专业分化也更细,研究生申请时不建议跨度过大的转专业申请。并且,根据不同学校的专业要求,需要补修9~12学分,即3~4门本科必修课程

跨专业申请研究生在选择专业的时候,可以遵循以下几个规律:

本科为理工类专业,研究生可以选择本专业继续就读,也可跨专业申请文科或商科专业;

本科为商科类专业,研究生可以继续就读商科专业,也可以跨专业申请文科类的专业;

文转理无论是申请难度还是学习难度都较高,不建议申请;

艺术类专业,不允许跨专业申请;

医学类专业,不允许跨专业申请。

申请原则

1、本科为理工类专业,研究生可以选择本专业继续就读,也可跨专业申请文科或商科专业。

2、本科为商科类专业,研究生可以继续就读商科专业,也可以跨专业申请文科类的专业。

3、文转理无论是申请难度还是学习难度都非常高,不建议跨专业申请。

4、艺术类专业,若有专业基础可以跨专业申请。

5、医学类专业,不允许跨专业申请。

注意事项

1、转换专业的成功率取决因素

一般来说,申请研究生换专业时,我们会根据每位同学的本科出身院校、大学平均成绩、韩语等级程度以及在校获奖经历等几个方面进行综合判断,最终得出换专业申请的成功率及可换专业的范围。

2、文理科的区别

国内的大学和韩国的大学都会有专业的文理之分。一般来说,大家换专业时尽量不要文理科互相转换,因为你在大学四年的专业知识奠定了一定的基础,突然转换去学习一个自己从未接触过的知识领域,很有可能申请失败,就算是侥幸成功,也存在研究生时期由于知识空缺出现难毕业的情况。

其次,如果非常希望文理科转换申请,那么理科换文科比文科换理科要相对简单一些。

3、管理学科的跨科报考较为常见

无论是韩国读研跨专业选择,还是其它国家的跨专业选择,一些理工性质的学科跨专业申请管理学科是相对最为常见的。一般来说,只要考生能够熟练掌握希望申请专业的知识,同时进行一个全面地复习,那么在申请的过程中难度往往可以降低很多。

4、跨科选择经验少

无论是初次报考的学生,还是多次报考的学生,对于韩国读研跨专业选择来说,尽量不要参考以往的报考经验。每个人的基本条件不同,同时申请学校的相关政策也经常存在变化。

所以为了稳妥起见,我们建议在申请专业时,除去自己想要申请的意向专业,申请一个申请成功率相对较高的专业作为保底,将自己换专业申请之路铺的更宽。

"留学在线网"新闻页面文章、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自媒体人、第三方机构发布或转载。如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

我们联系删除或处理,客服邮箱123456@qq.com,稿件内容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

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